行业大变天:从BAT称霸到三分天下
百度也加入deepseek模型(截图来自百度官网)
2023年那场“百模大战”打得热火朝天,可到了2025年,AI江湖已经彻底变样。现在国内大模型圈子分成了三拨人:老牌巨头BAT、号称“AI六小强”的创业公司(比如MiniMax、智谱这些),还有横空出世的DeepSeek。这局面就像三国演义——BAT就像曹操,家大业大但包袱多,DS就像刘备,靠开源和低价疯狂圈粉。
百度现在日子有点难,三面受敌
-
创业公司抢地盘:零一万物直接在苏州搞了个产业大模型基地,专攻制造业,百川智能的AI儿科医生都进北京三甲医院坐诊了;
-
DeepSeek掀桌子:这家杭州公司训练个对标GPT-4的模型才花600万美元,价格直接打到每千token八毛钱,逼得百度不得不把文心大模型免费开源;
-
老对手偷家:连微信搜一搜都开始用DeepSeek的模型,百度要是不跟进,自家搜索业务怕是要凉。
(截图来自搜狐新闻)
百度的中年危机:技术牛但不会讲故事
技术路线被打脸李彦宏之前信誓旦旦说“闭源才是未来”,结果DeepSeek的开源模型在编程、数学这些硬核领域直接碾压文心大模型。现在百度只能灰溜溜开源文心4.5,可这招看着就像临时抱佛脚。这里头暴露三个大问题:
-
赚不到钱:虽然文心每天处理16.5亿次调用,但免费策略让AI业务收入只占公司总营收8%,这买卖做得血亏;
-
技术追不上:DeepSeek搞出个“涌现式思维链”训练法,千亿参数模型用H800显卡就能跑,百度还在用老掉牙的预训练套路;
-
生态没人气:DeepSeek全球20万开发者跟风,百度这边还是原来那帮云服务老客户,年轻人都不带玩的。
老本行遭暴击
-
搜索不再快:用DeepSeek的竞品搜索响应速度比百度快30%,市场份额一季度就掉了5%;
-
自动驾驶卡壳:虽然Apollo系统接入了DeepSeek,但特斯拉和华为的城市自动驾驶都商用化了,百度还在实验室里转悠。
(截图来自网络)
新玩家们的骚操作
(一)六小强的生存秘籍这帮创业公司贼精:
-
专挑冷门赛道:阶跃星辰搞了个视频生成模型,专门伺候短视频博主;智谱华章和三星合作搞清影2.0,直接把大模型塞进手机;
-
省钱小能手:零一万物直接放弃千亿参数军备竞赛,专攻轻量化模型,推理成本直降;
-
抱大腿高手:月之暗面将自家Kimi助手与DeepSeek的NSA(Natively Sparse Attention,原生稀疏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旨在提升Kimi在长文本处理和推理能力上的表现,用户使用时长立马暴涨。
(二)DeepSeek的“价格屠夫”-拼多多模式 这家公司把AI门槛砍到脚脖子:
-
训练成本打骨折:600万美元练出个GPT-4级别模型,相当于行业价格的1折甩卖;
-
开源不要钱:MIT协议随便商用,直接撬走百度智能云客户;
-
流量收割机:上线两周用户破亿,直接打进微信、钉钉这些超级APP。
百度的背水一战
(一)技术融合牌把文心大模型和百度地图、自动驾驶打包,比如车道级导航把制图成本砍了95%,现在急需在物流大模型这些场景落地。
(二)生态保卫战想靠飞桨平台拉拢开发者,但得解决两个矛盾:开源模型和原有收费业务打架,免费策略下怎么养活2.5万AI工程师团队。
(三)面对DeepSeek 300亿美元估值,百度得证明AI能赚钱。最近在300家医院试点的医疗大模型,可能就是翻盘的关键。
最后的话:掉没掉队看这三板斧百度现在就像个武功高手,内力深厚但招式不够灵活。要说掉队还为时过早,但三大生死关必须过:
-
反应够不够快:能不能跟上“开源为王”的新规则;
-
队伍带不带得动:去年裁了8800人,研发费砍了21亿,转型阵痛还在持续;
-
用户认不认账:当大家习惯性说“用DeepSeek搞定”时,百度得再造个AI时代的搜索入口。
就像李彦宏说的:“大模型下半场,赢家得能真正改变生产力。” 这场仗最后比的不是谁参数多,而是谁能把技术变成真金白银。
(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不符请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我们,后续我们会带来更多关于AI行业的新闻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