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刚刚发布了 1.3 版本。

这次更新,不只是小修小补。它解决了我们和 AI 协作的几个核心痛点。
如果你每天都在和代码打交道,那么这次更新,你绝对不想错过。
亮点一:Agent 共享终端,协作更透明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想象一下,你让 AI 帮你安装一个依赖,或者跑一个脚本。
在以前,你只能看到 AI 的文字输出。它在背后具体做了什么,你并不清楚。这有时会让人没有安全感。
现在,Cursor 1.3 给 AI 配备了一个共享终端。

当 Agent 需要执行命令时,它会启动一个终端。
这个终端会显示 AI 输入的每一个命令,以及命令执行的实时结果。
一切都是可见的。
更棒的是,你可以随时点击 “Focus” 按钮,接管这个终端。
AI 暂停工作,你来上手操作。操作完成后,AI 可以继续它的任务。
这种感觉,就像有了一个真正并肩作战的队友。你们看着同一个屏幕,用着同一个键盘。
这种透明和可控,让 AI 编程的体验好了一个台阶。
亮点二:上下文使用情况,聊天更清晰
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和 AI 聊了很久,它突然“忘记”了前面的内容。这就是上下文窗口(Context Window)满了。
AI 的记忆是有限的。但这个限制过去是一个黑盒。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及边界。
Cursor 1.3 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在聊天输入的末尾,会有一个指示器。
它会清晰地告诉你,当前的对话占用了多少上下文窗口。
就像手机的电量条一样直观。
这个功能虽然小,但非常实用。
它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管理对话。当看到上下文快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主动开启一个新的聊天,或者精简我们的问题。
这让我们能更好地引导 AI,获得更准确的答案。
亮点三:编辑速度提升,体验更流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写代码的工具,速度永远是核心体验之一。

Cursor 1.3 在性能上做了很多优化。官方发布的数据是:
-
• 搜索和替换(Search & Replace)延迟降低 25% -
• 应用编辑(Apply edits)速度提升近 11%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团队对底层实现的打磨,比如懒加载 linter 错误等。
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更快,更爽,更流畅。
每一次代码生成和修改,都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其他值得关注的改进
除了上面三个大亮点,Cursor 1.3 还有很多贴心的改进:
-
• 一键添加文件到聊天:现在可以右键点击文件或者文件夹,直接把它发送到聊天中,让 AI 基于它工作。
-
• Checkpoint 支持 Notebooks:使用 Notebook 的用户现在也可以享受 Checkpoint 功能带来的便利了。
还有个小细节,以前是叫 Reject、Accept,这里也改了。发现 Cursor 特别喜欢这种改来改去。

总结
总的来说,Cursor 1.3 更新没有画什么大饼。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开发者在使用 AI 编程时遇到的具体问题。
-
• 共享终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和可控。 -
• 上下文可视化,让与 AI 的沟通更清晰。 -
• 速度提升,让整个编码过程更流畅。
热文推荐
-
Claude Code+Kimi K2从入门到实践:保姆级教程!
-
这次领先Cursor!体验了Trae 2.0 SOLO 模式,超酷!
-
MCP 榜一大哥!" data-itemshowtype="0" linktype="text" data-linktype="2">Sequential Thinking 凭什么能成为 MCP 榜一大哥!
Claude Code+Kimi K2从入门到实践:保姆级教程!
这次领先Cursor!体验了Trae 2.0 SOLO 模式,超酷!
MCP 榜一大哥!" data-itemshowtype="0" linktype="text" data-linktype="2">Sequential Thinking 凭什么能成为 MCP 榜一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