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是点 ,MCP是线, A2A是面!

从单点智能到多维协作,我们正见证人工智能的空间维度不断扩展。

LLM是点 ,MCP是线, A2A是面!

LLM是点、MCP是线、A2A是面

这三个关键技术共同构建了现代AI协作生态系统的维度。

2025年4月10日,谷歌发布的开放协议Agent2Agent(A2A),旨在解决不同智能体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发布之初就得到众多公司的支持。

LLM是点 ,MCP是线, A2A是面!

之所以如些快的响应,是因为A2A协议允许AI智能体相互通信、安全交换信息,并在各种企业平台或应用上协调行动。

它将孤立的"线"连接成一个协作的"面",使多个拥有不同能力的智能体能够共同工作。

A2A是MCP更高一层的抽象,而MCP是LLM层面操作工具和数据,A2A则使应用和智能体能够相互对话。

我们来分析这三个概念,探讨它们如何相互补充,并通过代码示例来展示它们的工作方式。

LLM是点:孤立的智能单元

LLM是点 ,MCP是线, A2A是面!

LLM的本质

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如ChatGPT、Claude、Gemini等,本质上是孤立的智能计算单元。它们有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但默认状态下它们像是被隔离的"大脑",无法主动获取外部信息或执行外部操作

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200个各种大模型,包括商用的ChatGPT、GPT-4o、Claude 3.5、谷歌Gemini以及开源的Llama 3.3、Qwen 2.5等。这些模型虽然能力各异,但都面临同样的局限:它们被困在自己的"知识孤岛"中。

LLM的局限

LLM虽然强大,但面临几个核心问题:

  • 知识截止期限:无法获取训练后的新信息
  • 无法访问专有数据:无法直接查询企业内部数据库
  • 无法执行操作:不能直接调用API或控制外部系统
  • 无法持续更新:缺乏持续学习机制

如果将LLM比作一个点,它是孤立的、静态的、封闭的,无法与外界建立连接,只能基于已有知识回答问题,无法访问外部资源或执行操作,就像一个孤立的点,有价值但无连接

MCP是线:连接模型与工具的桥梁

LLM是点 ,MCP是线, A2A是面!

MCP的定义与价值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Anthropic在2024年推出的开放协议,用于解决LLM与外部世界的连接问题。

MCP的定位非常清晰,就像"AI应用的USB-C接口",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将AI模型连接到不同的数据源和工具。它建立了从模型到外部资源的"线",使LLM能够突破自身局限。

MCP试图将AI应用与外部工具和系统集成的"M×N问题"转变为"M+N问题",工具创建者构建N个MCP服务器,应用开发者构建M个MCP客户端,从而解决集成复杂性。

MCP的核心组件

版权声明:charles 发表于 2025年4月11日 pm5:17。
转载请注明:LLM是点 ,MCP是线, A2A是面! | AI工具大全&导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