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深入到大模型应用中,对大模型的应用架构也是看过很多的知识,例如:之前谈到过大模型应用中台《深入解读大模型应用中台:探索AI实战应用》,从底层通用大模型到业务应用,层次分明,应有尽有。

不过有小伙伴反馈,这个架构图比较复杂,不接地气?。
希望来一个简易版本的。
一、大模型应用架构
这个简易的大模型应用架构使用了层次架构的样式,其中智能体作为核心服务,为上面的业务逻辑提供支持。在这样的体系中,顶层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标准化接口获取必要的能力,实现高效且灵活的开发与运维流程。
(1) 基础设施
提供了整个架构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包括GPU(图形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HDD(硬盘驱动器)。
GPU用于处理图形和并行计算任务,CPU负责通用计算任务,RAM提供快速数据访问,HDD用于存储大量数据。
(2) 模型层
包含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核心模型。
-
大语言模型LLM:如Llama、Qwen、GLM4、豆包、文心、星火等,这些模型用于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能够理解和生成文本。
-
视觉-语言模型:用于处理图像和文本的结合,实现图像识别和描述等任务。
-
语音-语言模型:用于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将语音转换为文本或反之。
-
智能文档理解:用于解析和理解文档内容。
-
多模态检测与分割: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如图像、文本和声音,进行特征提取和数据分割。
(3) 智能体
这一层是模型层的延伸,提供了更高级的功能,如生成、微调、提示工程和思维链。
-
检索增强的生成:结合检索和生成技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模型微调: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以适应特定任务或数据集。
-
提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示,以引导模型生成期望的输出。
-
思维链:模拟人类思考过程,逐步推理以解决问题。
-
数据抓取和控制:这些功能支持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安全访问
(4)能力层
这一层提供了各种技术能力,支持上层应用的开发。
包括文字处理、音频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代码生成、行为分析和知识图谱等。
这些能力可以被不同的应用层调用,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5)应用层
展示了技术如何被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
农业:智能耕种、病虫害预防、灾害预警、产能预测。 -
工业:工艺优化、智能配方、质量检测、产线排产。 -
商业:需求预测、精准投放、智能客服、效益分析。 -
政务:违规检测、办证审核、智能案件、快速追踪。
每一层都是构建在下一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栈,从基础设施到具体的行业应用。
这样的架构设计有助于实现模块化、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二、大模型架构实践
简易版本的大模型应用架构,已经阐述得非常详细。
我想小伙伴们肯定应该非常的清晰明了。那么它是如何运用在业务平台中呢?
带着这个疑问,咱们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以我的理解)。
以一个较为实用,并且非常火热,小伙伴们经常使用的平台为例。
比如:大模型搜索平台。
天工搜索,秘塔搜索,kimi搜索等等

传统搜索引擎和AI大模型搜索引擎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传统搜索引擎主要依赖关键词匹配和链接排名,返回的是相关网页链接,用户需要自行筛选信息,这导致搜索效率较低且容易受到广告和SEO影响。
相比之下,AI大模型搜索引擎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准确的搜索结果。
AI搜索引擎不仅能够直接生成答案,还能进行多轮对话,理解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
-
应用层

AI搜索的应用层确实是在于智能搜索需求,它为用户呈现一个干净整洁的回答。不仅仅是整合传统搜索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化处理,我们能够解决用户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
能力层
当用户在AI搜索输入了搜索问题后,那么就会通过传统的搜索引擎去进行关键词搜索。因为如果直接利用大模型爬取网页数据,这样会来不及处理。因此一般来说,都会去借助搜索引擎去获取数据,最后把大模型总结的答案回复给用户。
-
智能体
在能力层,用户输入了问题后,搜索引擎获取到大量数据,那么就需要把数据以向量化的形式,存入到知识库。之后把问题向量化,与知识库进行匹配,获取最终知识向量,传给大模型进行总结与推理。
其实就是一个RAG知识库应用。但是用户输入问题,搜索获取信息,之后信息向量化等过程可以做成一个智能体应用。

-
模型层
模型层对于AI搜索平台而言,较为重要。
一个推理能力和上下文能力很强的大模型,那么它接受的背景知识长度,以及总结能力是非常nice的,也就是不胡说八道。
-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这个一般而言都是通用的,无非就是物理和虚拟资源。
对于AI模型搜索平台而言,它面向的用户量众多,那么需要的硬件资源就会更加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