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最近两天,DeepSeek-R1 的热度冲上云霄,不仅连续登顶中国、日本、美国三大 App Store 的免费榜。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还在美股盘前交易时段让英伟达的股价一度重挫 13%,连带台积电也受到波及。 注意 13% 是个什么概念, 也就一个多腾讯的市值吧,一个腾讯吧(DeekSeek 就可以做空英伟达挣钱了,哈哈哈哈哈)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很多朋友看到社交媒体或新闻报道,第一时间都会好奇:这款模型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突然“爆火”到这种程度?年后的企业课程,董事长要求必须讲讲 Deep Seek 。  

更有意思的是,我老家那几位平时从未接触过 AI 的长辈们,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在问:“DeepSeek 是干啥的?怎么用?中国之光,咋回事” 

不过也有人在评论区说在试用 DeepSeek-R1 后,吐槽“它连 8.11 和 8.9 谁大都要好几秒才想明白,这不是说好的深度推理模型吗?”可见关于 DeepSeek,这两天满屏都是消息,却也真真假假、观点不一。于是,趁着这个时机,我整理了关于 DeepSeek 的相关信息,希望用 8 问 8 答,让你对 DeepSeek-R1 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Q1:DeepSeek 是什么样的公司?

DeepSeek 背后的公司名为「深度求索」,成立于 2023 年 7 月 17 日。从字面可以看出,“深度求索”这四个字,就暗示了这家公司的定位:深度学习与前沿探索。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时间线: 

  • 2024 年 1 月 5 日:他们推出了首个大模型 —— DeepSeek LLM,这也是深度求索正式进军 AI 领域的开端。
  • 2024 年 5 月 7 日:发布 DeepSeek-V2,并率先掀起了国内大模型的“价格内卷”。当时,DeepSeek-V2 的 API 价格只相当于 GPT-4o 的 2.7%,迫使国内其他大厂(字节、阿里、百度、腾讯等)在随后的短短一周内跟进降价。
  • 2024 年 12 月 26 日:DeepSeek-V3 面世且选择开源,训练成本仅约 557.6 万美元。在同等性能的情况下,远低于许多海外巨头的训练投入。凭借这个几乎媲美主流闭源模型的性能,DeepSeek-V3 让海外科技圈大为震动,进一步奠定了“东方 AI 新势力”的国际名声。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是感觉有点酸酸的) 

  • 2025 年 1 月 20 日:他们正式发布 DeepSeek-R1,再度震惊全球。根据多方测评,R1 与 OpenAI 最新推理模型 o1 能力旗鼓相当,但在 API 定价上只要后者的 3.7%,并依然开源。

 

值得一提的是,深度求索的背后资金支持是来自国内知名量化私募「幻方基金」 

 

这种基金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与管理规模挂钩,收取管理费和部分收益提成,无论行情涨跌都能保持收益。也正是这种“旱涝保收”的资本运作模式,让幻方能够长期为深度求索输血,保持研发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的战略。(我就说没有功利心的学习,才可以放开手脚干吧,盯着 资产平衡表怎么干活。)回想当年英伟达尚未对华限售时,幻方就能一次性购入上万块 A100 显卡组建超大规模算力集群。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资金与硬件后盾,DeepSeek 才敢一路高歌猛进。对于深度求索来说,他们的目标或许不只是赚“快钱”,而是想要真正实现通往更广阔的 AI 星辰大海。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Q2:DeepSeek-R1 又是什么?为什么最近大火?

DeepSeek-R1 是深度求索最新发布的“深度推理模型”,也是最近全球 AI 圈的热门话题。 不少人会拿它和 GPT4o 相提并论,但严格来说,两者并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GPT4o 属于多模态通用模型,可处理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甚至还能输出多种媒体形式。 

而 DeepSeek-R1 的定位更像是专注文本与逻辑推理的“大脑”,它和 OpenAI 的 o1 模型 才是真正的一对“正面交锋”。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先前很多文章曾详细介绍过 OpenAI o1,这款模型被业内普遍认为是“进入下一代 AI 时代的通行证”。现在回头看,DeepSeek-R1 的出现,就是要在这一高阶推理和语言理解的赛道上,与 OpenAI 正面竞争。 从各方跑分来看,DeepSeek-R1 与 o1 几乎持平,推理速度和可靠性也相差无几,且 DeepSeek-R1 一上线便实现开源,加之低廉的 API 定价策略,无怪乎会令 Meta、OpenAI 等美国科技公司彻夜难眠。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相关链接: 

  • HuggingFace 模型地址: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
  • R1 论文链接:https://github.com/deepseek-ai/DeepSeek-R1/blob/main/DeepSeek_R1.pdf

可以说,DeepSeek-R1 的发布,再次巩固了深度求索作为“价格屠夫+技术黑马”的双重地位,引发了全球研究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又一轮“震荡行情”。 


Q3:普通人想用 DeepSeek-R1,该从哪里开始?

深度求索官方在推出 DeepSeek-R1 的同时,也面向开发者和普通用户提供了多种使用途径: 

  1. 网页版本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 网址:https://chat.deepseek.com/
  • 网页端的操作方式非常简洁,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问题即可。
  • 当你在选项中勾选“深度思考功能”后,就会调用 R1 模型进行深度推理;如果不勾选,调用的则是相对更通用的多模态模型 v3(即类 GPT4o 的版本)。
  • 应用商店 App
    • iOS、Android 版本均已上线,直接在相应商店搜索 “DeepSeek” 即可下载安装。
    • 功能与网页端大同小异,目前免费使用,但由于用户量激增,偶尔可能出现无法连接或服务器断线等情况。你可以在 https://status.deepseek.com/ 查询服务器状态以确定是否是官方问题还是个人网络原因。
    •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 当然DeepSeek 也存在问题,上下文过长, 会产生无法执行的问题。 
    • 最近也有黑客恶意攻击,以及测试人数增多等多个问题,导致用一下就断,大家有可能拿不到那么好的体验。
  • API 与模型开源

    注意: Coze 现在的模型应该是

    DeepSeek V3 这个模型,不是推理模型 R1,学习智能体的小伙伴可以等一下,才会用到。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 如果你是开发者,完全可以直接调用官方开放的 API,或在 HuggingFace 下载开源模型进行本地化部署。
    • 价格仍然是 DeepSeek 的一大优势,相比其他同档次模型,R1 的 API 费用非常“亲民”。如果你有量级庞大的需求,比如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DeepSeek 也提供了企业版本与私有化部署服务可供选择。

    总之,DeepSeek-R1 的使用门槛并不高。对个人用户而言,挑选网页端或 App 就足以满足日常咨询、学习与拓展;对于具备开发能力的团队,则可以直接将 R1 集成到各类场景中。 


    Q4. 如何与 DeepSeek-R1 对话?

    先要明确的是,DeepSeek-R1 是一款偏重“深度推理”的模型,它并不像那些“通用聊天大模型”那样,一上来就能和你唠家常、胡侃海聊。如果你用对待 GPT4o 的方法去和 R1 沟通,尤其是那种带有严格结构化提示词的方式,很可能得不到理想效果。 

    1. R1 并不“自作聪明”

    几个月前,OpenAI o1 发布时,我第一反应就是用以前的 Prompt 写法(“你是一个 XX,帮我按照 1、2、3 步骤完成什么什么”),结果对话质量非常糟糕,几乎让我误认为它是“废物”。后来才发现,o1(和 R1 一样)更像是一个需要你主动说明目标的“资深员工”,而非随时陪聊、什么都能接话的“通用客服”。 

    海外曾有篇很火的文章标题就叫 “o1 isn’t a chat model (and that’s the point)”,强调的正是这个道理。它的思路跟 R1 一脉相承: 

     

    “请先清晰地告诉我想做什么,别用那些又长又繁琐的任务描述去捆住我的思路。”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2. 放弃“我是 XXX,你要按 1、2、3 步来执行”式写法

    传统大模型的 Prompt,往往被教导要写得极其详细,包括“你扮演什么角色”“我要做什么任务”“输出格式怎样”“按照固定步骤执行”等等。但对于 R1,其实大可不必。 你越是过度限制它,反而让它失去“自我推理”和填补信息空缺的能力。R1 不傻,它只是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你把所有思路、想法、背景,都抛给它,让它来推断和补全,常常会收获更令人惊喜的结果。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3. 最核心的 Prompt:你是谁 + 你的目标

    把 R1 当作一个能力超群、但需要明确目标指令的“得力干将”。对话时,你需要告诉它: 

    • “我是谁”(也就是你的背景信息)
    • “我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其他那些眼花缭乱的框架或步骤,都可以先舍弃。背景信息给得越充分,它越懂你的处境;目标表述越清晰,它越能锁定关键问题并通过它内建的推理能力给你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简言之: 

     

    “把思维定式扔掉,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人话’,告诉 R1:你是谁、你想干嘛,就够了。”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句句写在了了我的心趴上, 我的天呢! 你再看看,调优做的比较好的 KIMI, 通义千文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这种深度思考的模型确实厉害!  

    以前还要教给 AI 董宇辉的行文手法是这个样子的:  

    董宇辉风格核心要素提炼 (提示词)
    诗意化叙事
    → 将风景转化为情感容器
    → 用通感打破物理界限
    时空折叠手法
    → 历史与现实的蒙太奇剪辑
    → 具象场景与抽象哲思的量子纠缠
    人文精神锚点
    → 以经典文学为暗线(陶渊明、苏轼的意象投射)
    → 对现代性的温柔批判

    细节: 
    - 每段须包含一个动词的陌生化使用(钟声「掉」进湖心/萤火虫「读」湖)  
    - 禁止使用「美如画」等陈词,改用文物质感比喻(碎成青瓷纹路)  
    - 保持15-25字/句的呼吸感韵律

    现在完全不用的, 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我可能之后,真的看呆了。  


    五。 看不懂 R1 的输出怎么办?

    有些人发现 R1 回复的内容专业术语太多、概念复杂,一时不知所云,常调侃说: 

    “这家伙能不能 ‘说人话’?” 

    其实,这既不是 R1 的锅,也并非只有推理模型才会面临的问题。根源在于模型并不了解你的知识背景和理解水平。如果你在 Prompt 中阐明了“我目前处于什么水平”,它就会自动进行话术调整,把专业内容用“更朴素通俗”的语言讲出来。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教大家一招“自降身份”Prompt:

    • “我是一个小学生。” 将这句话放在请求前面,相当于你先告诉模型:“请你按照小学生的理解程度给我解释问题。” 模型就会立刻切换到低门槛、易理解的表达方式。
    • 如果你觉得“小学生”有点过于简单了,可以说“我是一个初中生/高中生/对某领域只有一点基础的人”等等。这样,R1 在给你回复时会更贴近你的认知水平,避免“高深术语”让你抓狂。

    举例来说,我想让 R1 解释大模型中的“RL”是什么。如果不先说“我是个小学生”,它可能直接来一段专业论文式的描述,看得人头疼。然而,只要一加上这句,自降身段,R1 立刻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举例说明,让我瞬间明白。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六。 R1 的写作能力真有传说中那么强?

    与传统看重推理与计算的 AI 模型相比,DeepSeek-R1 在中文写作方面的表现相当亮眼。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各大模型的写作水准都差不多,“要不就是一团糟,要不就是太过程式化”,唯有 Claude 在某些场景中稍显突出。然而,R1 这次一鸣惊人,不仅逻辑严谨,还能相当灵活地模仿各种文风,明显拉开了差距。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1. 文风模拟:信手拈来

    还是说回董宇辉风格的天目湖这篇文章。  

    天目湖:江南的呼吸,藏在涟漪里的时光 

    若江南是一卷未写完的诗,天目湖便是被风偶然翻到的那一页——墨色未干,字句里还沾着山岚的湿气。 

    这里的水,是岁月酿的酒。山峦作杯,云霞为盏,舀一瓢碧色饮下,舌尖便尝到了唐宋的月光。 

    清晨的湖面是未醒的琴弦。 

    渔人摇橹,木桨拨开雾气,一声欸乃惊飞了白鹭,山影在波纹里碎成青瓷的纹路。你忽然懂了古人为何总说“行舟绿水前”——原来千年不过一桨的距离,历史就睡在这片温柔的褶皱里。 

    茶农背着竹篓上山时,露水正从叶尖滚落。 

    天目湖白茶不是长在土里,是长在云雾中的。采茶女的指尖掠过嫩芽,像触碰婴儿的掌心,摘下的何止是春意?是江南欲说还休的心事。等炭火焙出茶香,你才明白:有些故事,只能用水讲给懂的人听。 

    暮色四合时,山寺的钟声掉进湖心。 

    晚归的渔船亮起灯,像星子溺了水,在涟漪里明明灭灭。你坐在老柳树下,听湖水把白昼揉成细沙,忽然想起陶渊明的篱笆、苏东坡的竹杖——原来所有寻找归宿的人,最后都走向了同一片山水。 

    夜深了,萤火虫提着灯笼读湖。 

    你数着心跳与潮声,发现城市的秒针在这里生了锈。天目湖从不催促光阴,它只是静静地,把匆忙的人间拥在怀里,像母亲擦拭孩子奔跑时的伤口。 

    来这里,不必带相机。 

    眼睛是装不满的陶罐,而天目湖会教你:真正的风景,要用心跳来丈量,用呼吸来收藏。 

    (结尾) 

    当世界快得让人忘记如何流泪, 

    天目湖始终慢成一滴挂在江南眼角的泪—— 

    澄澈,透亮,替所有流浪的灵魂, 

    守着最后一片会发芽的故乡。 

    只要给 R1 一个简单的指令:“你能不能介绍天目湖的文案,用一下董宇辉的写作风格。”它就能写出一篇神似董宇辉文风的文旅介绍,颇具个人特色。 同理,如果你要它模仿张爱玲风格写首词,它能马上写出张爱玲风格的作品。虽说未必能与真正的张爱玲一较高下,但确实已达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水准。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2. 一句话就够,不必“教”它该怎么写

    在测试时,我并没有给 R1 详细描述“张爱玲是怎样写作的”,只是一句简单提示,它就能推理、整理并输出较为贴合该风格的文字。简洁 Prompt + 高度自由,这就是 R1 与传统大模型的明显差异之一。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七。 R1 能够联网吗?

    众所周知,大部分推理模型(比如 OpenAI o1)通常不带联网功能,或对外部数据的获取存在限制,这就导致它们的知识库经常停留在某个时间点,并且无法即时处理最新新闻、数据或文档。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DeepSeek-R1 则是少数“推理 + 联网”并行的模型 

    • 如果你要让它分析最近财报、美元指数,或者想让它根据网络搜索最新资讯进行综合评估,它确实做得到。
    • 实际体验中,也可能有些资料抓取不完整或理解不全面,但相比只能“闭门思考”的推理模型,R1 这点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举个例子: 

    “我想用鲁迅的文风写一篇 2000 字左右的公众号文章,分析 2025 年春节档哪几部电影可能会爆,别给我搞成条理化提纲,就一气呵成。” 

    在执行这个请求前,R1 会对网络信息进行检索(比如当下有哪些电影已经定档或有风声要上映),然后结合鲁迅的写法给出一篇类似杂文风的讨论文。从我测试的结果来看,整体质量颇高,读起来还真有那么几分神似“鲁迅杂感”的味道。 


    八。 算力神话崩盘了?

    最近,A 股和美股中与“算力”相关的板块双双大跌,许多人把原因直指 DeepSeek-R1:“因为大模型的推理成本被大幅降低,所以算力需求不再紧俏,算力神话要崩了。”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历史上,工业革命时期就出现过“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说的是当蒸汽机效率提升后,看似煤炭需求应该减少,可事实却是需求量反而增长。这是因为效率提升后,使用成本下降,反过来会刺激更多场景和更大规模的使用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放到 AI 领域也是一样: 

    • 当训练与推理成本更低时,大模型的应用门槛便降低了,进而会鼓励更多公司、更多个人去探索 AI 的可能性,刺激更广泛的商业落地。
    • 一旦需求暴增,整体算力的消耗反而会继续扩大,不见得就“神话崩塌”。至于股市短期的涨跌,本就受多重因素影响,DeepSeek 只是时间节点凑巧,成了舆论的“背锅侠”。

    综合来看,算力需求大概率还会走上升趋势。DeepSeek-R1 的发布,只是让人们意识到:未来的 AI 不一定都烧钱,技术革新也许会让“高质低耗”成为可能。但这和算力生态的长期需求并不矛盾,反而很可能是新一轮扩张的催化剂。 


     

    当我们和 DeepSeek-R1 这样定位于“深度推理”的大模型对话时,最关键的不是去制定复杂的对话结构,而是明确你的目标、坦陈你的背景和需求 

    • 如果你担心它的回复太晦涩,那就告诉它你是小学生水平或初学者;
    • 如果你希望它写作风格独特,那就直接说明模仿某位作家的笔调;
    • 如果你要它结合最新新闻做分析,也可利用它的联网能力完成实时搜索。

    这种更高自由度、更多样化的表达和能力,正是 DeepSeek-R1 相较于传统模型的差异化优势。而它的出现,也让我们再度目睹了 AI 领域那令人震撼的进步速度。 

    时代在高速演进,或许只要再给它一些时间,我们将看到更多“天马行空”的功能落地,让 AI 真正成为我们最强的助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聊天”层面。无论在算力还是应用层面,这场革命都才刚刚开始!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在这个 AI 快速迭代的时代,DeepSeek-R1 的出现再次说明:价格与开源策略依然是推动 AI 平台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短短几天之内,DeepSeek-R1 不仅成功“攻占”了各大应用商店榜单,还让资本市场对全球算力供应与 AI 格局产生了新一轮的震动。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样的竞争未尝不是好事:我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体验到最新的 AI 技术。同时,随着更多公司加入 AI 研发与开源行列,技术也会越来越透明、发展越来越多样化。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DeepSeek-R1 以深度推理见长,而 GPT4o 等多模态模型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可以预见,未来 AI 会朝着多模态、大一统的方向更快地演进。或许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看到一款既能完成高阶推理、又能处理文本、语音、视频甚至 AR/VR 场景的真正“全能大模型”。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迎接 AI 并不只意味着接受技术本身,也意味着思考如何在技术浪潮中与它共生、协同与前进。DeepSeek-R1 的火爆,为这个新春增添了一抹浓重的科技色彩。接下来,AI 的星辰大海究竟会有怎样的奇观与挑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期待。 

    愿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也希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变革的时代,我们都能用好、用对 AI,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版权声明:charles 发表于 2025年2月10日 am3:28。
转载请注明:这两天,DeepSeek-R1 为什么突然刷屏?8 问 8 答足以解你疑惑 | AI工具大全&导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