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年味虽然不浓但班味十足的除夕,我们依然“天涯共此时”。一边研究着 DeepSeek 的技术论文,学习着各路大神的分析,一边分享测试时好玩的 Case 或 bug,感受着深度思考的慢妙。
我当时就预判,在民族情绪和春节假期的加持下,DeepSeek 已经不是出不出圈了,而是全民级的热潮。
果不其然,从大年初二开始,从不知 ChatGPT 为何物甚至还能把 DeepSeek 念成 Desk 的亲朋好友们,开始陆续来询问我到底 DS 是个啥,能用么咋用。
三杯两盏旺仔牛奶之后,我便侃侃而谈。从 NLP 基础科普讲到强化学习,从解释什么是开源到介绍 OpenAI,从 AI 啥都能会扯到失业潮......抑扬顿挫的讲了十多分钟。气氛烘托到了极致,但是在大家下载使用时翻了车!!
“问了半天觉得不聪明发现没打开深度思考”“还没问两句就服务器繁忙”“联网搜索用不了”“问的好多时效性问题回答不了”......
这种痛苦谁懂??给别人安利你特别喜欢的某个东西,吹了一堆到上手的时候却出各种问题。就像把前戏做足了,颅内高潮了,真要实战却哑火了。
首先,让如此多的小白,门外汉自己部署是不现实的。其次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部署满血的 DeepSeek R1,使用的其实是蒸馏后的小参数版本,本质是微调后的 Llama或 Qwen 模型,并不能完全发挥出 DeepSeek 的实力。
去年年末参加 360 发布会,下载测试了老周的新产品「纳米 AI 搜索」,而它假期内的一条弹窗可算解了燃眉之急。
纳米 AI 搜索接入了 DeepSeek,还一下子接入了五款,在首页右下角“AI 机器人”一栏就能找到。这里满血版指的是对标官方的没有被降低性能的 671B 的模型。
我们还拿它做一些翻译任务,比如昨天的文章,就是用纳米 AI 搜索上的 DeepSeek R1 满血版做的。
对于内容工作者来说,借助 DeepSeek R1,无需各种复杂的提示词框架,只需要清晰的表达需求,就能很好的保留人设和写作风格。强烈建议每次都学习下它的思考过程,经常受益匪浅!
纳米 AI 搜索中 DeepSeek 的接入不只是这么简单,它还将“AI 搜索”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圆了大家目前无法使用 DeepSeek 联网功能的遗憾。
只要在首页输入你的问题,然后再点击“深入回答”,即可让满血版的 R1 基于基础答案和搜索来的参考资料进行总结思考。也可以在输入的同时,就勾选上“深入回答”,目前会默认使用满血 R1。
对于“特工宇宙是什么”这个提问,拥有联网能力的 DeepSeek 回答的很好。
接着提问个 OpenAI 最新推出的 Agent,Deep Research 是什么?
再问个热点:老周送车是真的吗?也得到了不错且正确的回答。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亲朋好友们来说,当下纳米 AI 搜索的上手门槛和使用体验,是优于 DeepSeek 官方的。
纳米 AI 搜索会给出用户许多参考提问、联想提问,以及追加提问,引导用户可以提问哪些问题;并且,它让搜索变得像微信一样多模态,像抖音一样低选择门槛。不仅支持文字、音频、视频等输入与输出,还支持拍照等一键搜索。
纳米 AI 搜索不止整合了 DeepSeek,还融入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模型,无需下载多个 APP,用户可以一站式体验各家大模型。此外,纳米 AI 搜索不止搜索,更是创作,是在已有的搜索信息的基础上,做合理的创造和发挥,比如进行风格化改写、导出,或是生成创意视频。
值得一提的是,纳米 AI 搜索上还有 AI 生成图片和视频的功能。
最后,如果你的朋友还在因为 DeepSeek 不断的加载转圈而发愁,不如推荐他先来试试纳米 AI 搜索,在这不仅有 DeepSeek 这样的细糠,还有更多可以探索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