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我配一张官网截图,你能看得更透彻:
-
浏览器是互联网的产物。 -
虚拟机 + API(微服务架构)是云计算时代的关键产物。
”云计算本质上是资源共享+分布式架构;虚拟机就是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意味着多个服务可以共享一台物理机;而为了实现分布式,就需要降低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让每个单独的系统能独立运行,但又能高效通讯,这就是微服务架构,也就是API service。我2015年加入一家传统软件公司后,核心做的就是将公司内部所有的服务上云,具体工作就是将服务单元拆解再拆解,直到形成足够细致、独立的API供外部团队使用。“
企业版的manus应该长什么样?
首先和大家展示我们目前的产品Chat2API一小段执行截图,它部分能代表我个人对企业版Manus的期待。

在这个case里,我们完成的是一个飞书任务:给手机号1xxxx92的用户发你好的消息,Agent首先会做plan:
1. 找到手机号1xxxx92的UserID。
2. 发送信息。
然后选择对应的接口,从上下文中找到需要的信息生成API request,并执行这个接口请求。我们还可以完成其他任务,比如:
“将昨天的销售会议纪要转换为 PDF 格式,并发送给销售团队”
”把xxx客户最新的进展发送给销售总监。“
这类灵活任务我们称为非SOP任务。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相对复杂的任务,比如:
”每月初,把上月的销售漏斗报告,并发送给销售总监“
这个任务是要固定执行的,我们称之为 SOP任务。这种任务相对复杂,我们需要根据销售漏斗的定义:从每月新增客户中,找出有多少客户是试用了的,有多少客户是购买了的,并将这三个数字按照漏斗表示。

对于企业来说,通常这样的SOP会形成需求,纳入软件迭代内容,需要开发人员完成。未来我们希望也可以通过Agent 完成编码、部署、发布,让更多、更丰富的SOP沉淀下来,满足更多个性化诉求。
在Manus之前,我们的思路是让开发人员辅助完成,而Manus给了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启用虚拟机完成开发、部署、发布。
所以企业版的Manus,就是既能灵活地完成非SOP任务,又能将SOP在业务中自然沉淀为软件的功能。从企业管理上来说,这里的SOP不是从上而下预制的,是由下而上自然形成的,这会让流程创新变得极度自然、高频。
企业版Manus有哪些不同
企业版的Manus和个人场景会有两个显著不同:
一是:上下文需要强烈依赖企业内部的信息
二是:客户需要更加安全
对于第一点,企业内部信息的获取渠道现在主要有两个:数据库和API。现有的Text2SQL类产品,和我们自己的产品Chat-to-API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途径。这其中我也遇到了非常多挑战,比如:
同时,我们依然在招募合作伙伴,如果你的场景中希望有一个Agent能调用数以千计的API,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我们。您会收获一份免费的AI转型咨询,更进一步,您也可以尝试用我们的方法来解决您的业务问题。 同时感谢已经联系过的朋友们,我们近期会和大家约见demo~
最后和大家分享并和大家共勉:
以前,中国企业软件有一个共识是:企业软件只有项目,没有产品。有购买力的客户要求个性化,能接受标准化诉求的客户没购买力。
但在AI时代,也许会改变这个局面。因为AI软件的灵活性会”软件承载最佳实践“的定律,支持更灵活的SOP,那么它就能以统一的产品形态满足企业客户个性化诉求,解决toB软件在中国的商业化难题。
接下来,敬请期待!
-
产品经理研读:Agent的九种设计模式(图解+代码)
-
Agent开发者坦白:窘境中前行 -
RAG组合拳:AGI应用走向落地的40%(上篇) -
RAG组合拳:AGI应用走向落地的40%(下篇)--附100M文档资料 -
我在调研了十几个知识库对话产品后整理出来的功能清单 -
用一张图理解所有的AI“聊天”产品(上篇) -
用一张图理解所有的AI Native产品(下篇) -
一文讲清大模型AI应用架构 -
做大模型AI应用一定要了解的成本计算公式 -
当老板问起落地AI解决方案要多少钱,你该如何回答 -
AI应用省钱攻略--降低模型成本的七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