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在手动切换 AI 平台处理笔记?Obsidian+OpenRouter
黄金组合帮你本地无缝调用 Claude、GPT-4 等 93+ 大模型。5 分钟配置即可实现:跨模型工作流自动衔接、可视化参数调节、免费额度
薅羊毛,还能绕过地域限制
。
配合chatgpt-md
插件,对话记录直接嵌入 Markdown 笔记,知识管理效率翻倍。文末附赠个人AI插件踩坑记录
,教你打造专属智能知识库。
Obsidian AI 最佳实践:OpenRouter 零门槛整合 90+ 大模型
作为 Obsidian 的深度笔记用户,你是否也面临这些痛点?
-
• 每次整理完笔记,需要 跳转切换
第三方平台才能调用 AI 进行摘要分析? -
• 想体验 Claude/GPT-4 等顶尖模型,却 受限于网络
访问障碍? -
• 配置 ObsidianAI 插件时,总需要查阅不同的 API 文档,确认模型名称? -
• 模型切换必须手动修改配置,连 temperature/top_p 等 核心参数
都无处调整?
今天带来新的解决方案:通过 OpenRouter 网关,您可以在 Obsidian 中:
✓ 集成 47+ 主流 AI 服务厂商(Google/OpenAi/DeepSeek/Ollam 等)
✓ 一键调用 93+ 主流大模型(GPT-4/Claude/DeepSeek 等)
✓ 免除地域限制和 API 密钥管理的烦恼
✓ 可视化调整所有对话参数
✓ 实现真正的跨模型工作流无缝衔接
下文将详解如何用 5 分钟搭建您的全能 AI 知识助手,一起高效。
大模型的使用方法
-
1.App或网站: 很多国产大模型 App(如豆包、Kimi)提供完全免费服务。部分国外产品(如 OpenAI 和 Gemini)也有次优模型的免费试用,但需要解决 kx 上网问题。 -
2.API集成大模型接口,在大模型云服务,注册新增 API 密钥即可;
API 调用大模型的好处
APP 适合普通用户,API 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功能,适合需要深度定制化的用户。
-
1. API 可与工作流深度集成,支持自动化任务。 -
2. 提供更大的输入上下文窗口,克服 App 的输入限制。 -
3. 便于无缝切换不同模型,提升灵活性。
我用 API 大模型做什么
-
1. 为日记/笔记内容生成总结 -
2. 初学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时,初始化一个知识图谱,然后自己再对每个点进行深入; -
3. 使用结构化方式重构我凌乱的口语表达 -
4. 对输出内容提供修改意见
常用的大模型 API 服务商
-
1.OpenRouter
-
• 特色:模型种类丰富,涵盖商用和开源选择。 -
• 注意:免费额度相对有限,仅部分模型标注 "free" 字样。
-
• 特色:提供免费的 Qwen、gemma 和 SD(文生图)系列模型。 -
• 优点:国内用户可直接访问,无需 kx 上网。
-
• 特色:提供自家最先进的模型(如 Gemini 系列),每日可享受 1500 个免费请求,最大限速为每分钟 100 万 token 和 15 个请求。 -
• 优点:个人用户通常享有永不失效的额度。
-
• 特色:支持 llama 系列和 gemma 系列,大部分模型每日提供 500k tokens 的免费额度。
如何免费使用大模型 API
本文重点教大街如何使用Openrouter来薅资本主义羊毛,上面的服务商都能访问。
OpenRouter 是一个大模型 API 路由器,旨在将各种 AI 模型服务集成到统一的接口
中。
OpenRouter 降低了 AI 技术的使用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地选择合适的大模型
解决实际问题。
Openrouter 的模型排行
模型 token 排名:
https://openrouter.ai/rankings
可以通过大模型调用的 token 排名,选择最优的模型试用

Openrouter 免费使用限制
-
•免费模型版本: 仅限于 ID 以 :free 结尾,每分钟最多 20 次请求。 -
•余额低于 $10: 每日请求限制为 50 次。 -
•账户余额高于 $10: 每日请求限制增加至 1000 次。
Openrouter 集成第三方服务商的模型
集成地址:
https://openrouter.ai/settings/integrations
比如我集成了Google AI Studio
,groq
,Anthropic
,这些服务商都有免费的额度,且能避开 kx 上网
当然还有国内的DeepSeek
,也是又便宜又好。
配置开启user this key as a fallback
,达到速率限制或者失败会优先使用自己Api Key

在 Obsidian 里面如何丝滑的使用 AI
Obsidian AI 插件
-
• 插件 ID:chatgpt-md -
•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bramses/chatgpt-md -
• 项目描述: 让 ChatGPT 与 Obsidian 的(几乎)无缝集成。 -
• 支持配置 3 类模型:每个 AI 服务现在在设置和元数据中都有自己的专用 URL 参数 -
• openaiUrl 用于 OpenAI
API -
• openrouterUrl 用于 OpenRouter.ai
-
• ollamaUrl 用于 Ollama
本地模型 -
• 特性: -
• 按提示词模板创建笔记 -
• 使用 yaml 参数作为大模型参数,可以通过指令修改从在线列表切换大模型 -
• 对话记录以 role:user 和 role:assitant 的形式存储在笔记中
chatgpt-md 使用示例
ctrl+p,切换模型

在模型列表过滤 deepseek

可参考 openrouter 的模型排行选择模型
chatgpt-md 快捷启动
只需几个简单步骤即可开始:
-
1.安装 ChatGPT MD:前往 Settings > Community Plugins > Browse
,搜索ChatGPT MD
并点击安装
; -
2. 在 openrouter 网站新增 1 个 api key; -
3.添加 OpenAI API 密钥 :在插件设置中添加 OpenAI API 密钥,或安装 Ollama 以及您选择的本地 LLMs; -
4.开始聊天 :使用 ChatGPT MD: Chat
命令 (cmd + p
或ctrl + p
) 从任何笔记开始对话。
调整大模型的生成参数
普通用户使用默认参数即可
使用笔记头部的 yaml 参数作为大模型参数,可以通过指令修改从在线列表切换大模型
---
system_commands: ['I am a helpful assistant.']
temperature:0.3
top_p:1
max_tokens:4096
presence_penalty:0.5
frequency_penalty:0.5
stream:true
stransform: translateY(null
n:1
model:openrouter@deepseek/deepseek-chat-v3-0324
# Service-specific URLs (optional, will use global settings if not specified)
openaiUrl:https://api.openai.com
# openrouterUrl: https://openrouter.ai
# ollamaUrl: http://localhost:11434
Obsidian AI 插件比较
下面是我在 obsidian 使用过的 AI 插件:
-
1. copilot:交互友好,在独立 chat 页面聊天,我不习惯在侧边栏使用,很少使用; -
2. quickadd ai assistant:不支持流式输出,已放弃; -
3. local-gpt + ai-providers 组合:在用 -
4. chatgpt-md
:在用
chatgpt-md的特点让我强烈推荐的原因有以下 3 点:
-
1. 支持 多轮对话
,能在 markdown 里面看到每次对话的内容,且能随时修改对话的内容,这是其他插件不能实现的优势。 -
2. chatgpt-md
插件正如其名(ai+markdown 的组合),提示词都和模型参数都是在笔记内一站式配置,编辑后执行infer title
生成标题,体验非常紧凑
; -
3. 支持基于OpenRouter集成全网 AI 大模型,这个是单一 AI 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
结语
AI 不是遥不可及的黑科技,只要搭配得当,它可以是你笔记里的贴身助手。
不用折腾配置、不用切来切去,写完笔记直接问 AI 就行。
如果你也想在自己的知识管理引入 AI,不妨试试Obsidian
+OpenRouter
这套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