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NNLM的基本原理

-
减少维度灾难:传统的独热编码方式在词汇表很大时会导致向量维度极高,而分布式表示则通过低维向量表示单词,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
-
捕捉语义信息:分布式表示能够捕捉到单词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使得在向量空间中相似的单词具有相近的表示,这对于处理NLP任务至关重要。
-
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由于分布式表示能够捕捉到单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因此模型在处理未见过的单词或句子时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二、NNLM的网络架构
-
词嵌入层(C):将词汇表中的每个词汇转换成一个实值向量。这些向量代表了词汇的分布式特征,即它们不仅仅表示词汇本身,还包含了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语义信息。
-
概率函数(g):
根据给定的上下文信息来预测下一个词汇出现的概率。由多个词汇组成的上下文(比如前面的n-1个词汇),概率函数g会利用这些词汇的向量表示(即词嵌入层输出的向量)来估计下一个词汇出现的概率分布。

NNLM的网络架构:根据《A Neural Probabilistic Language Model》中的描述,NNLM主要由输入层、隐藏层及输出层三部分组成。通过输入层接收前文单词序列的向量表示,在隐藏层中捕捉复杂的语言结构,最后在输出层输出每个单词作为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分布。

一、输入层

-
作用:输入层负责接收原始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神经网络可以处理的格式。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输入层通常接收的是词汇的向量表示,即词嵌入(word embedding)。
-
上下文词汇向量:如上文所述,输入层连接的是上下文词汇向量
x = (C(wt-1), C(wt-2), …, C(wt-n+1))
,其中C(wt-i)
表示在时间步t-i
时词汇wt-i
的词嵌入向量。这些向量共同构成了神经网络的输入。
二、隐藏层
隐藏层
-
作用:隐藏层是神经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负责学习数据的复杂特征表示。在自然语言处理中,隐藏层通常包含多个神经元,并且这些神经元之间以及与前一层和下一层之间都有连接。
-
非线性激活函数:为了引入非线性,隐藏层中的神经元通常使用非线性激活函数,如双曲正切函数(tanh)。激活函数使得神经网络能够学习非线性关系,从而捕捉数据的复杂模式。
-
权重和偏置:隐藏层中的每个神经元都与其前一层的神经元通过权重矩阵U和H(以及偏置向量d)相连接。这些权重和偏置在训练过程中被学习,以最小化预测误差。
三、输出层
输出层
-
作用:输出层是神经网络的最后一层,负责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输出层通常使用softmax函数将隐藏层的输出转换为概率分布,以便在每个时间步预测下一个词汇。
-
softmax函数:softmax函数将隐藏层的输出转换为概率分布
P^(wt | wt-1, …, wt-n+1)
。这个概率分布表示在给定上下文条件下,每个词汇作为下一个词汇的概率。 -
预测:最终,神经网络通过选择概率最高的词汇作为预测结果。

三、NNLM的模型训练


更新参数 θ
其中 ϵ 是学习率。